在苏联的领导人中在线配资交易网址,勃列日涅夫的上台充满了偶然性。他并非通过直接的继承或预定的计划成为最高领导人,而是在苏斯洛夫与谢列平两派的激烈权力斗争中,作为一种妥协产物被推上了舞台。当时,许多人认为他不过是一个过渡性的领导人,缺乏强大的政治背景和独立的权力基础。然而,勃列日涅夫凭借着过人的手腕,成功压制了所有的政敌,最终掌握了苏联的最高权力,稳稳执政长达18年。期间,他实施的许多政策充满争议,也因此成为了讨论的焦点。勃列日涅夫的突然去世,更是引发了广泛的猜测和争议,许多阴谋论认为他是被某些人暗算,而矛头多指向了当时的领导人安德罗波夫。
勃列日涅夫的死亡与疑云
1982年11月10日,勃列日涅夫在一个名为“对岸”的国家别墅中突然去世。这一消息让人感到非常突然,尤其是因为就在三天前,他还出席了盛大的十月革命阅兵式,并在主席台上坚持了较长时间。当时,周围的人并没有察觉出他的异常,勃列日涅夫的精神状态似乎并未显现出任何问题。苏联卫生部的第四总局局长恰佐夫回忆称,当天早上,他像往常一样准备去上班,结果刚一走进办公室就接到了来自政要部门的紧急电话,称勃列日涅夫需要急救。于是,他立刻赶往“对岸”别墅,经过12分钟的车程,大约在8点15分到达。当他进入勃列日涅夫的卧室时,看到警卫索巴强科夫正在进行心脏按摩,但很快他就断定,勃列日涅夫已经去世数小时。尽管如此,还是进行了抢救。此时,恰佐夫认为,作为苏联第二号人物的安德罗波夫应该尽快赶到,于是通过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菲奥达尔丘克将消息传递给了他。
展开剩余78%安德罗波夫很快到达现场,并在看到勃列日涅夫的遗体时,表现得非常异常。他“脸色苍白,浑身颤抖”,甚至没有理会周围人的交谈,显得心事重重。等他稍微平静下来,其他人这才站到床前,一同向勃列日涅夫告别。由于安德罗波夫的表现有些异常,再加上勃列日涅夫的警卫长斯多罗诺夫透露,在勃列日涅夫的最后一次中央全会上,勃列日涅夫已经准备好了辞职报告,打算将权力交给谢尔比茨基。但勃列日涅夫的突然去世,最终使得安德罗波夫成为了新一任领导人。很多人因此怀疑,勃列日涅夫的死是否与安德罗波夫有关,难道他暗中下手?对此,勃列日涅夫的贴身警卫弗拉基米尔·梅德韦杰夫提供了不同的说法。
梅德韦杰夫的回忆
梅德韦杰夫,这位曾在苏联国家安全委员会担任少将的高级官员,在回忆录《站在身后的人》中详细讲述了他与勃列日涅夫的相处。他并不是现代俄罗斯的领导人,而是一位历史人物。梅德韦杰夫透露,勃列日涅夫从1974年起就患有严重的健康问题,心脏病、白血病、颌骨癌、循环系统疾病等多重疾病几乎时时困扰着他。若不是他享受着苏联最高级别的医疗保障,他早就因病离世了。1976年,勃列日涅夫在苏共二十五大的报告会上坚持了4个小时,但他已显得非常吃力。台下的医疗团队时刻待命,而他在报告结束时脸色苍白、汗流浃背,医生明确表示他无法再长时间承受如此巨大的压力。
医生建议勃列日涅夫戒烟戒酒,但他对烟草有着深厚的依赖,偶尔无法忍受时,他甚至会让身边的人抽烟,自己则在旁边吸入二手烟。尽管如此,1982年的一次事故,使得勃列日涅夫的健康状况急剧恶化。那年3月,他前往乌兹别克视察,与当地领导人拉希多夫一起参观契卡洛夫飞机制造厂。不幸的是,临时搭建的观礼台突然坍塌,勃列日涅夫被砸伤,虽然警卫们迅速保护了他,但这次事故对他的身体造成了不可忽视的影响。克里姆林宫曾声明勃列日涅夫只是受了惊吓,但事实上他随后突然中风,之后几乎不再公开露面,且每次现身都有医生随行。
健康急剧恶化的最后日子
1982年11月7日,勃列日涅夫主持了十月革命阅兵仪式,这对他的身体造成了极大的负担。当天,勃列日涅夫在寒风中站了数小时,并不时向群众挥手致意。当仪式结束时,他连手都抬不起来了。尽管如此,晚上他依然参加了一个大型招待会,并为大家举杯祝酒。在场的人完全没意识到,这样的勃列日涅夫,三天后就会突然去世。11月9日,梅德韦杰夫始终在勃列日涅夫身边,那天勃列日涅夫先在克林姆林宫处理公务,接着与安德罗波夫进行了会谈,最后返回了“对岸”别墅。
那晚,勃列日涅夫吃了酸凝乳和香肠,之后他突然表示嗓子痛,并开始大口喘气。梅德韦杰夫回忆,这种情况在他看来非常异常,于是询问勃列日涅夫是否需要叫医生。勃列日涅夫拒绝了,径自走进卧室,并没有像往常一样看自己最喜爱的《时代》杂志。那晚,卧室异常安静,梅德韦杰夫并未察觉出任何不对劲的地方。第二天清晨,另一名警卫索巴强科夫来交班时,梅德韦杰夫交接完毕准备离开,却被索巴强科夫叫住,两人一起前去叫醒勃列日涅夫。然而,当他们走进卧室时,勃列日涅夫竟然一动不动,身体摆放着异常奇怪的姿势。梅德韦杰夫上前摇晃了勃列日涅夫的手臂,但没有任何反应。最终,消息迅速传到勃列日涅夫的警卫长斯多罗诺夫和安德罗波夫那里。
卫生部长恰佐夫到达现场后,尽管进行抢救,但仅十分钟后便宣布勃列日涅夫死亡。一个时代就此结束。
安德罗波夫的上台与改革
关于勃列日涅夫的去世是否有人为因素,梅德韦杰夫的回忆提供了一定的解释,他与恰佐夫的说法有所不同。梅德韦杰夫陪伴勃列日涅夫多年,他的证词相对可信。根据他的描述,勃列日涅夫的死可以排除人为暗杀的可能性。
安德罗波夫继任后的改革非常迅速且有效。他大力开展反腐斗争,短短一年间,苏共中央、政府部长及高官中在线配资交易网址,因受贿或渎职被撤职的就超过90人,而150名州级领导人也有47人被免职。他还推动了地方和企业的自主经营权,严格执行劳动纪律,并促进了生产力的提升。1983年,苏联超额完成了年度计划,改革初见成效。安德罗波夫被许多人视为“苏联的中兴之主”,即便戈尔巴乔夫在苏联解体后也曾表示,如果安德罗波夫的改革能持续下去,苏联或许不会走向解体的结局。然而,安德罗波夫在1984年
发布于:天津市尚城优配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